墓园动态

我的位置: 首页  >  墓园动态

金陵公墓的风水怎么样?金陵公墓风水详情
作者: 日期:2019-09-04
字体:[]  []  []

云南金陵陵园有限责任公司——金陵公墓位于东郊林木繁茂的青龙山,面临风景秀丽的白沙河水库,距昆明市中心仅十公里,交通便捷,是一家园林式城区经营性骨灰公墓。金陵公墓以仿明清建筑为主,经十余年的建设、发展,各项设施完善,规模不断扩大,服务全面有序,实行业务公开,明码标价,全天侯服务,节假日照常工作。《葬经》云:“葬者,乘生气也,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古往今来,丧葬之事,尤讲风水。金陵公墓背靠清龙山,面临白沙河,东面(后面)有封家山、九连山;南面(左面)有旱龙山,凤凰山;西面(前面)有照碧山、案山、朝山、白沙河水库、小龙潭;北面(右面)有睡龙山、八宝山、大龙潭。金陵公墓墓区所在的山为青龙山,属九连山下脉,墓区居于中心,四周群山环抱,气势辉煌,大气磅礴,九连山系九个山峰连接而成,是公墓背后的一道天然屏障;封家山好似公墓的后枕,青龙山为公墓的靠椅;左旱龙、右睡龙象征公墓的卫士;前面白沙河水库如同一金盆。这样的地势标志着逝者安睡在青龙这把靠椅上,后有封家山作枕,高枕无优,久连山做屏障,当风御寒,左右二龙护卫,安全无恙,前有金盆洗脚,方显富贵,远跳照碧、案山、朝山、湖光十色,田园风光尽收眼底,真是潇洒自在,其乐穷也。龙脉之气显金陵庄严恢宏,在金陵园,自然山势形成的龙盘虎踞,将整个金陵园格局和气势烘托出来,几乎不需要太多的人工雕琢,便尽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陵园的创意人和亲历者之一的傅应通先生认为,正是青龙山自然形成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格局,使踏遍周边群山的陵园创始人和众多专家,选定依托青龙山的龙脉之相为陵园所在地。
  在金陵园,山环水抱,视野开阔,空气清新与长青松柏和鸟语花香,形成的自然风景让生者得以慰藉亡灵得以安息,这不仅仅只是传说中的风水宝地,实在是乘龙脉(四龙交汇)映聚宝盆(白沙河)得以护佑轮回的永恒之地。


  金陵园坐靠青龙,背靠绵延山脉,三面环山,前面映照白沙河,正是民间文化寓意之藏风聚水之宝地。整个气势就是依山傍水构成的龙盘虎踞之势。而且整个山体虽恢弘却黄土覆盖,陵园像被群山环抱成了一把龙椅,而站在山顶的豁然开朗,则让人心旷神怡,无论凭吊与追忆,静思或忧伤,每一种心情都会找到一个恰当的去处。而最终取名“金陵”,也是为了挖掘其深层次文化寓意,让老百姓百年之后享受帝王待遇。
  傅应通先生说,金陵园气势之妙处,就在于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不管远眺或是近观,均有不同凡响之相。从空中看,金陵公墓整体坐落群山环抱,背靠树木葱茏的青龙山,映照美如镜面的白沙河,东有封家山、九连山;南有旱龙山、凤凰山;北有睡龙山、八宝山、大龙潭。山势顺畅、左右环抱、风云蒸腾,日月涤荡,如此大气魄之势,不但尽收山水之美于眼底,还原生态化解了与城市发展的矛盾,超然于世外,守护着天地之本。
  从山脚金陵第一道门楼往上看,石牌坊、碑亭和祭堂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以宽阔的青石台阶相连,亭阁、牌楼相缀其间。作为祭祀和祈福的金陵阁为公墓的主体建筑,极具中国古代建筑艺术风格。尤其是它处于整个墓园中轴线中心,结合山势地形,逐级而上,汇聚大片葱茏绿茵的花木、宽阔整洁的石阶将整个陵园建筑连成一片,在整个建筑构架上,通过一步一个台阶拾级而上,呈现出陵园的不同景色,和最终登顶时的豁然开朗,形成不同层次巧妙变化的审美效果,体现了金陵园独树一帜的超凡脱俗风格。
  绕过金陵阁顺山登顶,极目远眺,满目青山,林如绿漪。金陵园如一把缓缓展开的巨扇,左右两边山势如祥龙护卫,眼底金盆似极目明珠,水天一色,一览无余。听松涛声阵阵,闻花香观鸟语,豁然开朗与心旷神怡难以言表。
  傅应通先生介绍,金陵园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传统建筑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布局规划严谨,色彩绚丽而寓意深刻。其中,无论建筑、花草、小品、墓碑等等所有院中一切,均按照大小、高低、远近、疏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审美控制,将山川形韵纳于视觉,实现“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之目的,给人以“高而不险,低而不卑,疏而不旷,密而不逼”和“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良好视觉印象和强烈的艺术感受。
  以此,恢宏、壮观、精美的建筑和山川自然气势巧妙融为一体,象征、寓意着生与死的永恒不朽。对应陵园中,每一排墓穴都整齐划一,且依山而立,面南背北,暗合古代“故人西去,紫气东来”之说。整个金陵园,如一把堂皇、庄严的龙椅,稳靠在青龙山“四龙交汇”之地,聚集着天地日月之精华。
  每年清明,但凡来金陵园祭扫的市民,走进金陵园无不为其精妙的设计和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所惊叹,作为一块安慰生者和告慰亡灵的理想之地,它藏风聚气的山水神韵和独具匠心之的天人之作,使它在昆明众多陵园写意中,承载了太多鲜为人知的文化内涵。
  所以在金陵园,死亡不等于消亡,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绵绵延续。
蕴含厚重人文历史的公园
“处世随缘分活个潇潇洒洒,做人尽力尽心去也坦坦然。”拾级而上金陵园至金陵阁门楼前,由原昆明书法家协会主席、云南省诗词学会理事赵翼荣先生题写的这幅对联,让人不免回味无穷。而同样出自他笔下的“沉香落玉神骏随,何方觉去留少恨,松涛声唱动地歌”则书写笔酣墨饱、遒劲有力,读之神安如境、心若止水。
  在金陵园,随处可见这样的碑刻诗文,他们和金陵园里的山水树木花草建筑融为一体,成为陵园所依托的内涵所在。从陵园入口处沿高大的汉白玉石牌坊可见,牌坊下刻有梅花、仙鹤、龙凤浮雕图;池边水上餐厅大门口则题有原云南民族文化书院副院长杨启云先生的名联:“宠辱不惊几根傲骨撑天地,死生无意一柱脊梁颂古今”。而书写于金陵阁的另几句诗文:“埋龙藏金真龙呵,护是慰平生无憾,白沙水写千秋史。”更是道出了对生死之深刻理解和抚慰亡灵的真挚情怀。
  作为陵园创意人之一的傅应通先生表示,处于对每个生命共同归宿的尊重和对人类情感的深刻理解,金陵园在当初开发的理念和定位上,不仅仅是建造一所仅供逝者安息的墓园,而是要开辟一座让亲人们追思和缅怀的纪念公园,所以在规划与建设上,融入了更多文化艺术的元素,试图一改过去悲凉阴森之地为鸟语花香的休闲公园。
  而公墓的创立者李自铭先生更是在倡导新型墓园文化方面有其独到见解:“墓园文化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人与国人在对待墓地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对墓地的看法,不仅体现在对生与死的认识上,也体现在墓地的位置和环境设计上。国外大城市的中心有墓地不算稀奇,甚至成为供游客旅游观光的景点,丰富了城市景观构成,而且使墓地成为社会价值的精神体现。所以说,公墓其实是一种赋予了文化内涵的精神产品,经营公墓,实际上是在经营文化,如果将墓穴当成一种无任何文化附加值的产品来经营,那是经营者的败笔。”
  据了解,从2003年12月1日正式实施的《云南省殡葬管理条例》中,将“白色公墓”变为“绿色公墓”的要求已经成为其内容之一。到2009年7月,因中国公墓工作委员会第四次主任会议在武汉召开,国内公墓业巨头聚首武汉,再次论证将公墓打造成风景秀丽的公园,让公墓成为生命教育基地。在此次会议上,国内公墓业巨头均认为国内公墓的“恐怖形象”已得到扭转。原因就是在此次会议召开前不久,先后有两对新人在武汉长乐园陵园拍摄婚纱照。充分说明一些园林优美、风景秀丽的陵园、公墓已经成为人们休闲景点之一。
 
金陵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从公墓位置来讲,金陵园占尽天时地利人和。古往今来,丧葬之事,尤讲位置。金陵园背靠青龙山,面临白沙河,东有封家山、九连山;南有旱龙山,凤凰山;西照碧山、案山、朝山、白沙河水库、小龙潭;北有睡龙山、八宝山、大龙潭。金陵公墓墓区所在的山为青龙山,属九连山下脉。墓区居于中心,四周群山环抱,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九连山系九个山峰连接而成,是公墓背后的一道天然屏障;封家山好似公墓的后枕,青龙山为公墓的靠椅;左旱龙、右睡龙象征公墓的卫士;前面白沙河水库如同一金盆。这样的地势标志着逝者安睡在青龙这把靠椅上,后有封家山作枕,高枕无优,久连山做屏障,挡风御寒,左右二龙做护卫,安然无恙,前有金盆洗脚,方显富贵,远跳照碧、案山、朝山、湖光山色,田园风光尽收眼底。
  从地利来看,紧挨金陵园的东部公交枢纽站,共有7条线路开通,22路、50路、60路、 193路(原临1路)、194路(原临2路)、902路、906路,乘车到东部公交枢纽站下车,前行400米就到金陵园。其中,22路新东部公交枢纽站至大观楼;50路从新东部公交枢纽站至小菜园立交桥;60路从火车站到新东部公交枢纽站;193路(原临1路)从东站到新东部公交枢纽站;194路(原临2路)从北市区公交车场至新东部公交枢纽站;临时线路902路从新螺蛳湾到新东部公交枢纽站;临时线路906路北部至东部公交枢纽站。照青公路修通后,将有公交车直达陵园门口,而人民东路王大桥修通后,还将有更多公交线路开通!
  从人和讲,从墓园创始人李自铭先生开始,都是对墓园的经营当做对文化的经营,他认为陵园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文化不仅体现在对生与死的认识上,也体现在墓地的位置和环境设计上。所以说,陵园其实是一种赋予了文化内涵的精神产品。“因此,金陵园在建设样式上进行了创新改革,在符合国家殡葬条例要求的‘园林化’的前提下,以现代理念与碑刻文化、墓园文化、精致的园林设计相融合,目的是要将金陵公墓建设成一个可供人们休闲游览的人文历史公园,和一座与春城历史、旅游城市相匹配的绿色环保名园。”云南金陵陵园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傅应通阐释。
  经过13年精心打造,目前,公墓现建有办公区、功能服务区、牌坊、金陵阁、放生池、骨灰临时存放处、休闲区等配套设施;同时,还建有三个停车场,占地近20亩。已建成标准骨灰墓穴20000个,已落葬8000个,90%以上为合墓。2003年下半年为贯彻全省殡葬管理条例,适应社会新需求,率先开辟了树葬和草坪葬,现建有长青园、香柏园、青松园三个树葬草坪区,目前三个区植树近上万棵,已售542冢。
  傅应通说,金陵园的优越性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环境好。有山、有水、有树,是生气充沛的象征;二是环境美。陵园依山临水,林木繁茂,果树环绕,四季花香;三是阳光充足。陵园坐东朝西,日照时间长,能够带来温暖;四是离城近。距昆明市中心仅l0公里,算得上真正的城区公墓;五是交通便。各种车辆可直达公墓,有宽敞的停车场。有多条公交线路直达;六是价位低。墓穴分高、中、低档,低价墓穴8000多元,像“保障性”公墓仅6000元左右,中价墓穴2万余元,高价墓穴5至6万余元,可供各种经济状况的市民挑选;七是质量高。整个陵园建设吸纳了全国各地陵园、公墓建设的先进经验,庄严肃穆,布局合理,美丽壮观;八是名人多。国内外知名画家袁渤、国家著名登山运动员李云、省军区副政委闫振龙、原云南省民政厅老厅长等名人安葬于此。
  此外,金陵园还以优质、高效、圆满的服务,为市民提供一切方便。由于金陵园是云南省民政厅直接管理的园林经营性骨灰公墓,完全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实行规范化管理,受到省民政、物价、工商、税务、司法等部门的严格监督和指导,具有很高的权威性,是一座社会公信度高的陵园。

上一篇:金陵公墓哪里好?详解金陵公墓
下一篇:昆明金陵公墓价格
分享至:
电话:0871-68572155
邮箱:898073240@qq.com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白云路北京苑4幢701
扫一扫
Copyright © 2015-2017 云南数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号:滇ICP备18008367号-1
咨询电话 0871-68572155

扫一扫 119588037